(注:发表于《华厦学院教学研究通报》2012年04月)
【摘要】近年来,院党委紧紧抓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奠定渗透对大学生“三爱”教育的基础;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着手思政课改革,在教改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快乐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 的效果。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三爱
自1993年学院成立以来,一贯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和改善民办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新形势下“三爱”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近年来,院党委紧紧抓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奠定渗透对大学生“三爱”教育的基础
紧密结合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增强“三爱”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三爱”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完善机制,制定措施,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三爱”教育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学校“三爱”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党委对“三爱”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由党委副书记领导,学生处、团委、工会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学生“三爱”教育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工作,部署任务,落实措施,协调力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密切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落实“党总支书记——学生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支部党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三爱”教育工作体系。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三爱”教育工作队伍
各教学单位专门设置的党总支书记是我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稳定队伍。二是院党委按照师生1:200的要求,为学生配备了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并任命一批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学生支部书记。这些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学生“三爱”教育工作的更快发展。三是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定期召开培训会,定期组织或邀请校内外专家为教职工做报告,进一步提高教师“三爱”教育工作水平。
3.加强校园的“三爱”教育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加强党委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抓着《学生工作通讯》、《华厦青年》、《华厦简讯》、校园播音、学院网站和校园宣传栏等载体,对院内外“三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和展示,拓宽“三爱”主题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广度。
4.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为渗透对学生“三爱”教育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重视基础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校园文化活动,争取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创品牌、创精品、创专业特色,注重校园文化内涵。通过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来促进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传统,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形成。为“三爱”教育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5.加强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三爱”教育,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带动作用和个体的示范领跑作用
对学生党员要加强“三爱”教育,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一面旗聚一群人,确实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领跑作用。对学生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先进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既不能混同于普通学生搞一般化,又不能脱离于普通学生搞特殊化,真正发挥好学生干部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示范与服务作用。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
1、唱响“三爱”主旋律,共创绿色新校园
在学院2010年和2011年两次迎新晚会上都极力突出“唱响三爱主旋律,共创绿色新校园” 这一主题,许多节目体现了“三爱”这一时代主旋律。2010年12月20日下午,值院庆17周年之际,绿色校园系列讲座正式开讲,美国加州大学博士黎先春教授,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新华先生、学院食品药品安全测试中心主任庄峙厦教授为全院师生献上一道道精美的绿色大餐。随后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华厦系列活动,都成为“三爱”教育系列活动的一个特色。从热爱校园的情感升华到“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主旋律;为我院绿色校园建设,毕业生带着绿色理念服务社会奠定了基础。
2、举办系列讲座和报告会,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
2010
年12月1日
晚,邀请曾代表我国参加东帝汶、利比里亚联合国维和任务,被誉为福建维和警察第一人的赵雷老师到我院讲授第十五期团校学习的第一讲——《祖国在我心中》。
2011
年4月20日
下午,我院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报告会,杨华基研究员作宣讲报告。
7月
1日
下午,我院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暨表彰先进大会”,党委颜章炮书记做了讲座。大会的最后60余位教师及学生新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立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誓言。
9月
29日
下午,我院召开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报告会。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施凤堂教授以“为人民创伟业为人民而奋斗”为主题,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展开论述。
3、举办“党在我心中,激扬青春跟党走”系列活动
我院紧紧抓住庆祝建党90周年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要契机,通过开展“三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有效的增进我院全体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寓学生“三爱”教育于活动之中。
开展了“党在我心中”的爱党歌曲合唱比赛暨五四表彰大会,实现“班班有歌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院选送的优秀队伍参加厦门各高校“永远跟党走”爱国歌曲演唱会。我院人文科学通识教学部、财会金融教学部在省“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同时,我院共有5000多名师生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建党90周年知识竞答活动,在活动中更加深了师生们对党的认识,更加坚定的永远跟党走。学院还举办了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校园演讲比赛,增强了同学们“三爱”情感。通过开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活动,更加深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活动共征集了300余篇作品,从中选送优秀作品和个人参加了由市政协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征文和演讲比赛,有10篇优秀作品获奖,2人获得演讲二等奖。
三.着手思政课改革,在教改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
为了更好地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我院思政教研室在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上率先打破了教材的体系,整合了教材的内容,设计成七个专题(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解读当代中国、红色里程——党的九十年风雨历程、绿色华厦)和三次活动(外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歌曲大联唱、党史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相结合,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将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落到实处。本学期教改进一步扩大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目前,我院2010级和2011级有3400多名学生前往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等参观学习。通过思政课教改,不仅让同学们明白了爱国主义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常在我们身边,心系国家,从而让学生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四.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快乐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
学院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各类社团达35个,学生活动覆盖了人文、科技、公益、艺术、体育等方面,但在活动中始终不忘渗透“三爱”教育主题。把“三爱”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结合起来,结合“评先”“推优”,建立激励机制,以评促进,在学生中形成“三爱”的热潮或风气。加大投入开展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设一个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我院近年来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实施环境育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同时,我院充分利用网络、校报、校内广播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五.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
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渗透对大学生的“三爱”教育,从中大学生也更懂得学会关爱他人,更懂得对社会的责任。
我院于2010年8月1日到25日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到漳浦古雷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我院漳州漳浦古雷镇古城村服务团被评为2010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
2010年,我院社科志愿者积极参与全市性各项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得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志愿者办公室的肯定,5名学生被评为“市社科普及宣传优秀社科志愿者”。
2011年3月,我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对接的新村小学开展了“爱的微笑,我们在行动”系列活动。电子信息食品药品教学部团总支志愿者服务队在对接的博林学校开展了“携手成长,共筑未来”志愿服务系列实践活动。目前,1项获得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十佳项目;5名学生获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另,本学期我院有5个项目获得“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文明交通志愿宣讲活动”1万元经费支持。现在与对接的新村小学和博林学校的各项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我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于近两年两次组织了分别以“无偿献血,血浓情更浓”和“奉献点滴真爱,绽放生命之花”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献血人数达到266人,献血量达到57700cc,缓解了我市血液供应的压力和弘扬了红十字会精神。
为此,2010年12月我院再次获得 “三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1
年3月14日
下午,《光明日报》厦门记者站办公室主任苏伟珍一行到我院进行专题采访。2009年和2010年度我院团委、财会金融教学部团总支、09药品检测林雁同学分别获得2009—2010年度“市五四红旗团委”、“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市“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将戒骄戒躁,进一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对“三爱”教育的渗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把我院学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2] 厦门市委宣传部.“三爱”教育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7).
[3] 韩先喜.深入开展“三爱”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校风建设的根本途径[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 厦门各高校“三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青春的旋律[M]. 厦门各高校“三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征文比赛获奖文集,200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