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学工部(处)、通识教育中心、教务处联合举办的2025年秋季学期新生高等数学赋能班于11月3日正式开班。作为学校精准对接新生成长需求、深入推进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次赋能班涵盖商务与管理学院、环境与公共健康学院、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三大院系。学生通过自主报名参与,采用“教师引领+学长互助”的创新教学模式,成功搭建了一个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调价值引领的育人平台。
精准破题,筑牢学业发展“压舱石”
赋能班专注于微积分、函数、极限等高等数学的核心重难点,精准解决新生入学后“理解难、解题弱”的学习困境。课程安排在第9至16周的晚自习时段,采用“精选视频讲解+随堂练习+线下精准答疑”的小班化集训模式。全校共969名2025级新生参与,设29个35人的紧凑班型,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个性化指导。通过靶向式教学与沉浸式练习的有机结合,助力新生夯实数学基础,为适应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薪火相传,搭建互助育人“连心桥”
119名由2024级高数成绩优异的学长学姐担任的“小助理”,成为赋能班的一大特色亮点。他们不仅负责考勤管理、课堂组织、现场答疑等基础性工作,更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备考经验、解答学习困惑。课堂上,他们提供一对一的精准辅导;课后,通过QQ群推送重难点解析视频、习题库及历年真题,构建起“全天候、零距离”的帮扶体系。同龄人的陪伴式引导,使知识传递更加温暖,让成长之路不再孤单,充分展现了“老生带新生、互助共进步”的校园优良传统。

学风铸魂,凝聚集体奋进“向心力”
赋能班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互助共进”为核心理念,将学风建设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线下课堂采用板书推导与PPT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分组研讨,有效激发学习内驱力;线上平台则打破时空限制,使自主学习成为常态。“教师引领方向、学长贴心帮扶、学生互助成长”的协同育人模式,不仅提升了知识掌握的实效性,更在朝夕相处中培育了学生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推动“比学赶超”的优良学风蔚然成风。通过将知识传授与集体建设相结合的育人实践,学生在学术提升中增强了归属感,在互助协作中凝聚了向心力。
此次赋能班的启动,生动体现了学校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温暖集体”建设的具体行动。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赋能班的教学安排与互助模式,通过精准帮扶有效解决学业难题,借助学风建设滋养育人生态,使互助精神在校园深深扎根,保障优良学风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