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华厦学院成功举办“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主题班会公开课——创新思政育人模式 深化雷锋精神时代内涵

作者: 时间:2025-03-26 点击数:

  为深入落实“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行为养成教育,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积极探索思政融合育人新路径。2025年3月25日上午,由校学工部(处)与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联合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青春不以山海为远——雷锋精神照耀奉献路,核心价值融入青春梦”主题班会公开课在洪涛楼202教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徐志怀出席,学工部(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及全体辅导员参会。本次主题班会公开课由人文学院辅导员吴维闽老师担任主讲。

沉浸式课堂:雷锋精神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吴维闽老师通过“历史回响-现实映照-未来践行”三大模块展开教学。课程伊始,一段珍贵的雷锋原声录音将师生带回六十年前的峥嵘岁月,随后巧妙链接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的扶贫事迹与人文学院“爱暖童心 青春筑梦”支教团的生动案例,深刻阐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专业报国、温暖传递”的核心内涵。

  在情景思辨环节,通过随机发放“音乐志愿服务难题卡”——食堂光盘激励计划、校园情绪回收站、环保音乐装置赛等现实难题,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结合雷锋精神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在“梦想传递仪式”中,鼓励学生规划志愿服务实践路径,如西部支教、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等,并通过填写“星光便利贴”承诺行动,引导学生将音乐专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倡议以“音”材施教的理念,在基层舞台和国际交流中奏响青春乐章。主题班会课以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结尾,号召学生将雷锋精神化为日常实践,用音符连接山海,以旋律温暖人心,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多维点评:打造思政育人精品课堂

  授课结束后,学生处副处长宋丽丽评价课程设计“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感温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德华指出案例选取“贴近专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各二级学院辅导员代表分享了各自在主题班会课教学实践中的技巧与心得,并围绕“如何提升主题班会课质效”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在日常班会授课中要革新教学手段,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前沿资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全力打造高水准、高成效的思政课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主题班会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能量站。

高位引领:锚定育人方向赓续前行

  校党委书记徐志怀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朝花奉献月”志愿服务主题班会的创新设计与育人成效。他指出,吴维闽老师能够充分结合学科特色,通过鲜活案例、情景思辨和行动承诺三大环节,将雷锋精神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以专业发光、用奉献铸魂”的使命担当,实现了价值引领与实践育人的同频共振。他强调,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聚焦学校“思想铸魂”“强基固本”“融合创优”“责任自觉”四项工程要求,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乡村振兴、边疆教育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奏响青春乐章,让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在实际行动中永续传承。

  主题班会课是辅导员引导学生多元成长的重要抓手。我校将持续推进主题班会课程化、品牌化建设,通过主题班会集体备课会、主题班会示范公开课、主题班会课比赛等举措,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思政引领力,全力打造有思想深度、情感温度、实践力度的思政教育新阵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持久动力。

 

Copyright(C) 厦门华厦学院 地址:厦门市集美文教区天马路288号  邮编:361024 电话:0592-6276202 邮件地址: xsc@hxxy.edu.cn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